您当前的位置:安康市统计局 > 法定主动公开内容 > 数据发布 > 正文内容

“十三五”安康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研发投入持续增长

作者:罗德琴发布时间:2021-11-15 14:43来源:安康市统计局
文件名称 “十三五”安康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研发投入持续增长
索引号 /2021-0000 公开目录: 数据发布
公开责任部门 市统计局 公开形式: 主动公开
文号 成文日期: 2021年11月15日
有效性 有效 公开日期: 2021-11-15 14:43

“十三五”期间,全市紧扣“追赶超越、绿色崛起”发展总纲,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,积极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, 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科技创新环境不断优化,科技创新实力稳步提升,科技创新成果不断涌现,对全市经济高质量发展引领支撑作用日益凸显。

一、“十三五”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研发发展情况

(一)科技创新环境优化,企业研发活力持续释放

近年来,中央出台了一系列推进科技创新发展的政策,市委、市政府也相继制定出台了《关于推进科技创新实施创新驱动发展的意见》《安康市企业创新工程实施方案的通知》《安康市科技型企业创新能力提升三年行动计划(2017-2020年)》《安康市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实施办法》等一系列推进科技创新发展的政策文件,重新修订了《安康市科学技术成果奖励办法》,科技创新政策环境进一步优化,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研发活力持续释放。2020年,全市180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开展了研发活动,较201567家净增113家,年均增长21.85 %;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有研发活动的企业占比23.56%,较2015年提高10.29个百分点。

(二)企业创新主体地位提升,创新能力显著提高

1、企业研发机构大幅增加。2020年,全市有研发机构的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19家,较2015年增加92家,年均增长34.54%

2、企业研发人员素质提高。 2020年,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研发机构研发人员有博士、硕士学历的人员共计192人,占比21.62%,较2015年提高11.10个百分点。

3、研发人员投入大幅增长。2020年,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研发人员折合全时当量911人年,较2015年增加598人年,年均增长23.82%

4、企业创新工程取得实效。全市积极实施企业创新工程,加快培育了一批以“科技型小微企业-科技‘小巨人’企业-科技创新示范企业-高新技术企业”为重点的创新型中小企业集群。截止2020年底,全市入库国家级科技型中小企业225家,有效期内高新技术企业达到64家。

5、产学研合作进一步深化。积极开展国内高校与安康企业科技成果转化暨产学研合作,多家企业先后与中国药科大学、中国地质大学、河海大学、西北农林科技大学、西安交通大学、陕西师范大学、陕西科技大学等高校科研院所建立校地科研合作关系。

(三)企业研发经费投入持续大幅增长,创新实力稳步提高

1、研发经费总量持续快速增长2020年,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共投入研发经费5.11亿元,较2015年增长5.66倍,五年年均增长46.11%

2、企业研发经费投入强度稳步提高。2020年,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研发经费投入强度(研发经费与营业收入之比)为0.44%,比2015年提高0.35个百分点。研发经费投入强度超过0.50%的行业共12个,较2015年增长一倍。

(四)政策惠及企业明显增多,政府引导作用增强

1、政府直接投入持续增加。2020年,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研发经费中来自政府部门的资金为0.26亿元,较2015年年均增长11.8%

2、减免税政策实施见实效。2015年,我市尚无企业享受税收减免政策。2020年,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享受研究开发费用加计扣除减免税企业49家,受惠企业共减免所得税0.20亿元,户均减免41.4万元。享受高新技术企业减免税政策的企业21家,共减免所得税0.25亿元,户均减免118.9万元。

(五)研发产出效率显著提升,引领企业发展作用显现

1、科技创新成果大幅增加。2020年,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专利申请数290件,较2015年增长5.04倍;其中发明专利73件,增长0.5倍。年末有效发明专利202件,增长1.56倍;其中已被实施91件,增长9.11倍。拥有注册商标234件,增长9.64倍;形成国家或行业标准9项,增长0.8倍。

2、新产品产出稳步提升。2020年,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新产品开发项目377件,较2015年增长3.24倍;新产品销售收入56.08亿元,增长7.14倍;新产品销售收入占全部工业营业收入的比重4.82%,提高4.02个百分点。

二、发展中存在的问题

(一)企业研发活跃度高但研发资金投入总量普遍偏低。2020年,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研发投入强度0.44%,位列全省第八。全市有研发活动的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,研发资金投入总额达1000万元以上的企业仅占比1.4%;投入总额在5001000万元的企业占比10.8%;投入总额在500万元的企业占比87.8%

(二)研发层次较低。我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研发活动以开发新产品、增加产品功能或提高性能为主,全市基础研究尚处于空白状态,应用研究仅占3.3%,试验发展支出占全部研发活动的96.7%

(三)富硒食品、茶同质研发项目较多。2020年,全市农副食品加工业、食品制造业、酒、饮料和精制茶制造业研发投入占全部企业研发投入42.8%,企业研发项目中与“茶”、“魔芋”相关的同质项目较多,研发内容相近。

(四)科研人才紧缺。全市企业办研究机构中有博士学位的研发人员占比为7.88%,有硕士学位的研发人员占比为13.74%    

三、意见建议

(一)继续实施企业创新主体培育工程,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。持续推进科技型企业培育机制,提升企业技术创新能力;围绕富硒食品、生物医药、新材料、机械制造、电子信息等产业,组建企业创新联盟,推动企业联合开展科研攻关、实行科研成果共享,推动科技型企业发展。

(二)拓展投融资渠道,引导企业逐步提高科技投入。建立以“企业为主体、政府引导、多方参与”的多元化投入机制。一是加大地方政府研发资金投入,发挥政府资金导向作用,激励企业研发创新的主动性;二是完善项目申报推进机制,争取国家和省级部门项目资金支持;三是加强投融资服务平台建设,切实解决企业融资难问题;四是科学管理使用科技创新基金,引导扶持企业开展科技创新。

(三)提优创新平台,提升企业科技创新驱动能力。实施高新区“创新发展、引擎加速”行动计划,推进安康高新区、旬阳高新区提质升级工程,切实发挥科技企业孵化器、众创空间、星创天地、试验示范站、产业技术战略联盟等平台作用,提升服务效能,加快高新区的高新技术企业聚集效应,构建科技创新合作新格局。

(四)完善科技人才培育引进机制。坚持引进和培育并重,进一步完善人才“引、育、留、用”激励政策,探索建立高层次人才和专家团队的引进、留用有效机制,加快引进 “高精尖缺”人才,激发人才创新活力。

打印  关闭