上半年,全市继续贯彻落实市委、市政府一系列决策部署,围绕“追赶超越、绿色崛起”的总体要求,牢固树立和践行五大发展新理念,以脱贫攻坚统揽经济社会发展大局,坚持绿色循环发展,“立下愚公志,实现新跨越”,采取公开承诺等多项措施,促进全市经济较快增长,生产总值、第二产业、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和非公有制经济占GDP比重四项指标继续居全省各市区第一,圆满实现经济社会发展目标“双过半”。经省统计局评估认定,上半年,全市生产总值(GDP)387.84亿元,增长10.8%,较一季度上扬0.2个百分点,超年度目标增速0.3个百分点,居全省各市区第一。其中,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37.99亿元,增长3.5%,增速全省第三;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216.16亿元,增长14.2%,增速全省第一;第三产业增加值133.69亿元,增长7.8%。但由于经济增长的新动能尚未形成支撑,经济下行传导效应和渗透力在我市各个领域逐渐显现,金融、投资、运输等主要经济指标增速出现回落,经济下行压力持续增大,需引起各方高度关注。
一、经济运行的基本情况
1、农业生产态势良好。今年我市各级积极行动,早计划、早安排、早动手,抢抓农时季节,确保粮油作物播在高产期、管在关键时节,单产普遍提高。全市农林牧渔总产值69.39亿元,增长3.3%,增加值39.59亿元,增长3.5%,增速较一季度分别提高1个和0.5个百分点。
一是夏季粮油实现丰收。2016年全市夏粮播种面积176.75万亩,较上年下降0.03%,夏粮预计产量31.43万吨,较上年增长1.6%;油菜籽种植面积90.3万亩,增长0.8%,预计产量12.08万吨,增长1.0%。
二是经济作物稳步增长。上半年全市蔬菜产量59.46万吨,增长4.0%;药材产量7.87万吨,增长5.0%;园林水果产量1.94万吨,增长7.8%;茶叶1.43万吨,增长23.4%。
2、工业保持较快增长,但增幅有所回落。上半年,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完成工业总产值529.15亿元,增长16.9%,增速较一季度回落1.5个百分点;实现工业增加值172.69亿元,增长16.0%,增速较一季度回落0.5个百分点,但仍高于全省平均水平9.3个百分点,居全省第一。
从支柱行业看,富硒食品行业发展最快。上半年,全市六大支柱行业完成工业总产值443.72亿元,增长16.3%。其中:富硒食品145.28亿元,增长25.2%;新型材料194.56亿元,增长15.8%;生物医药31.38亿元,增长12.8%;装备制造44.38亿元,增长9.3%;安康丝绸8.16亿元,增长0.4%;清洁能源19.96亿元,较同期下降4.6%。
从产品产量看,工业结构正不断优化。上半年,轻工业类的产品产量增长多:植物油增长8.3%,鲜、冷藏肉增长15.2%,乳制品增长96.8%,饮料酒增长37.2%,精制茶增长14.1%,服装增长22.0%,鞋增长26.7%。而重工业类的矿产品减产多:铁矿石成品矿下降7.6%,铜矿采选全面停产,锑金属含量下降12.7%,锌金属含量仅增长6.2%,十种有色金属下降2.9%。
3、投资增速逐步放缓,“稳投资”面临较大压力。上半年,全市完成固定资产投资351.74亿元,同比增长18.8%,高于全省平均水平9.5个百分点,但较一季度回落4.7个百分点,投资增速逐步放缓。
从产业看,第三产业投资量大速度快。上半年,全市第一产业完成投资38.42亿元,增长16.7%;第二产业59.77亿元,增长17.4%;第三产业253.55亿元,增长19.5%。第三产业投资占比达72.1%,较一季度提高1.2个百分点。
从投资结构看,工业投资回落,民间投资回暖。上半年,全市工业投资59.77亿元,增长17.6%,比一季度回落14.9个百分点;民间投资156.64亿元,增长6.9%,比一季度提高7.6个百分点,显现回暖趋势。
房地产投资增势较好,待售面积减少。上半年,全市房地产投资47.33亿元,增长63.4%。商品房销售面积63.42万平方米,增长12.5%。6月末,全市商品房待售面积26.53万平米,比一季度末减少了7808平米。
4、建筑业增速回落明显。随着经济迈入新常态,固定资产投资转向中高速增长,房地产市场进入调整期,全市建筑业增速持续放缓,下行压力进一步加大,上半年,全市有建筑业资质等级的总承包和专业承包建筑业企业111家,完成建筑业总产值46.68亿元,增长8.9%,较上年同期回落13.5个百分点,较一季度回落6.9个百分点,增幅回落明显。
5、消费市场稳步回升。今年以来,全市各级部门认真贯彻落实各项促进消费政策,积极采取多种应对措施,全市消费品市场低开稳走,增速稳步回升。上半年,全市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18.07亿元,增长13.2%,增幅较一季度回升0.2个百分点。其中:商品零售98.27亿元,增长13.0%;餐饮收入19.79亿元,增长14.4%。
限上单位零售额逐月提速。上半年,全市限额以上单位实现消费品零售额67.26亿元,增长19.7%,较一季度提升7.1个百分点。从月度看,2--6月,全市限额以上单位零售额分别增长10%、12.6%、13.7%、15.5%、19.7%,呈逐月稳步回升态势。
网上零售额大幅增长。上半年,全市限额以上法人企业实现网上零售额3393万元,增长95.9%,较一季度提高11.0个百分点。
6、规上服务业发展稳定。上半年,全市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实现营业收入14.89亿元,增长15.1%,增速较上年同期提升3.9个百分点。
7、金融存贷款增速持续回落。6月底,全市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1101.64亿元,增长12.2%;贷款余额578.09元,增长9.2%,分别较一季度回落1.7和1.5个百分点。
8、财政收入增长稳定,支出增速加快。上半年,全市完成财政总收入42.25元,增长9.5%,其中:一般预算收入18.63亿元,增长13.2%,与一季度相比,分别回落0.3和1个百分点。上半年全市一般预算支出115.56亿元,增长22.0%,较一季度加快11.3个百分点。
9、非公经济发展良好,占比继续领先。上半年,全市非公有制经济实现增加值215.51亿元,占GDP比重达55.3%,居全省第一,高于全省平均水平2个百分点。
10、市场主体迅速增加、新增“四上”企业加快。据工商部门统计,上半年,全市市场主体达12.50万户,增长20.5%,其中,新登记注册企业2328户,增长48.7%,新登记注册资本金115.31亿元,增长49.4%。
止6月底,全市新增“四上”企业33户,同比增长17.9%。其中,从县区看,高新、石泉“四上”企业同比净增7户和3户,其余县区与上年持平。从行业看,规模以上服务业较上年同期净增4户,资质建筑业和规模以上工业各净增1户,其它行业与去年持平。
11、就业形势较好,职工收入进一步提高。据人社部门统计,止6月末,全市城镇新增就业10833人,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4414人,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就1853人,城镇登记失业率3.17%。
全市“四上”单位1451个,同比增加240个,增长19.8%;从业人员14.26万人,同比增加1.38万人,增长10.74%。
12、城乡居民可支配收入较快增长,增速均高于全省平均水平。今年以来,全市各级围绕精准扶贫,不断优化调整产业结构,加快转变农业生产方式,推进城乡居民稳定就业,积极落实各项惠民政策,提升居民收入水平,初步测算,上半年全市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3495元,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424元,分别增长8.2%和9.1%,高于全省平均水平0.9和0.6个百分点。
二、问题
1、大项目不足,投资结构调整步履艰难。一是大项目个数下降,新开工项目规模明显缩小。上半年,全市5000万元以上建设项目426个,同比减少147个,减幅达25.7%;上半年,全市投资新开工项目有685个,同比增长9.6%,而计划总投资仅增长0.8%。新开工项目平均投资规模达到5064.5万元,同比下降440.7万元,项目规模明显缩小;二是投资结构调整步履艰难。上半年,除生产性服务业投资占比较一季度有所上升外,民间投资、战略性新兴产业及高技术产业投资占比均有所下降。
2、工业新动能尚未形成,下行态势明显。一是大中型企业增长乏力,央、国企持续下行。上半年全市大中型企业产值仅增长3.3%,其中,中央企业产值下降9.7%,国有企业产值下降2.3%;二是高技术产业占比低,且增速放缓。上半年高技术产业产值仅占工业的5%,增长7.9%;三是企业科技创新能力低,市场竞争力不强。如白厂丝,近几年国际市场对丝绸品质要求的不断提高,普通白厂丝需求不断减少,而我市的缫丝企业生产工艺还停留在普通白厂丝的加工上,整体生产技术落后,因此市场竞争力越来越弱,加之国家取消了对丝绸出口的补贴政策,这更加剧了该行业的生产困难。上半年安康丝绸产值仅增长0.4%等,近年来,我市工业发展之所以较快,主要依赖于新企业新增量的拉动,企业大多处于产业链底部,产品附加值低,市场竞争力不强,目前工业转型的新动能尚未形成,全年工业下行态势明显。
3、三产服务业增长仍然乏力。上半年,全市三产服务业虽较一季度提升0.7个百分点,但仍较全年计划(增长10%)相差2.2个百分点。一是道路运输增速持续下降,由2010年的增长21.3%,降至今年目前的4.6%,为2010年以来的最低;二是限上批发业销售额增速虽有回升但整体发展仍然低迷。上半年,受烟草、石油二大行业销售低迷影响,全市限额以上批发业销售额增速虽较一季度回升1.4个百分点,但仅增长7.6%,仍在低位运行,其中,烟草公司下降12.5%、中石油下降7.0%。综合金融、运输等多重因素影响,三产服务业增长整体依然乏力。
4、建筑业生产增速低、发展后劲弱。一是资质建筑企业生产增速低。上半年,全市建筑业发展呈现增长乏力态势,建筑业总产值同比增速仅为个位增长,增速8.9%,为2008年以来增速最低点。陕南三市,产值增速分别低于汉中(25.8%)、商洛(16.5%)16.9和7.6个百分点;二是新签合同额减少,后劲不足。上半年,全市建筑业签订合同额133.17亿元,仅增长5.7%,同比回落35.9个百分点。其中,上年结转合同85.93亿元,本年新签合同仅为47.25亿元,占签订合同额的比重为35.5%,比去年同期下降8.9个百分点。
5、金融对经济增长的支撑作用持续减弱。贷款增速明显回落。一季度全市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增长10.7%,分别低于全省和上年同期3和5个百分点,二季度继续下行,上半年末增速继续下滑至9.2%,虽较5月末回升0.3个百分点,但较一季度下滑约1.5个百分点,仍是自2009年以来的低点,较全省和上年同期低3和12.8个百分点。从县区看,各县区及不平衡,增长最快的石泉,贷款增长超过40%,汉滨、紫阳、宁陕个位数增长,分别增长2.1%、5.6%和9.9%,金融对经济增长的支撑作用持续减弱。
三、建议
1、狠抓特色产品,提升工业企业竞争力。安康是中国硒谷,全市三分之二的面积富含硒元素。富硒产业已经成为我市生态友好型产业的首位产业,连年保持30%左右的高速增长。紫阳富硒茶、平利绞股蓝、岚皋魔芋获得原产地保护;真硒水、平利女娲茶、白河木瓜、宁陕香菇、镇坪黄连获得农产品地理标志保护,富硒魔芋食品、旬阳拐枣饮品在全国占有一定市场。各县区要挖掘潜力,突出重点,久久为功地抓基地、抓产品、抓营销、抓品牌,着力提高以富硒产业为核心的工业企业竞争力。
2、持续抓项目扩投资。一是紧盯市县重点建设项目,分级梳理归类,主动协调服务,确保在建项目顺利推进,同时确保钒氮合金二期、高新十路、东坝排涝泵站等44个总投资47亿元,年度计划投资20亿元的项目于9月底前全部开工;二是坚持争取国家支持、扩大招商引资、加快财政支出、加快项目进度“四管齐上”,确保投资保持较快增长。
3、加快金融创新,提升金融对经济增长的支撑度。加快金融融资体制机制创新,保持金融存贷款持续较快增长,努力提高金融对经济增长的支撑作用。要进一步调整贷款投放结构,兼顾中长期贷款较快增长的前提下,加大短期贷款的投入力度,帮助企业尤其是中小微企业解决发展资金不足和融资难的问题,努力提升金融对经济增长的支撑力。
4、积极引导消费,力促消费市场繁荣活跃。面对经济下行压力加大、消费需求不振的不利形势,积极组织节会活动引导消费,力促消费市场繁荣活跃。节日期间,组织开展安康名优特色消费品进商场、酒店、电商推介会及市民品鉴活动,力促消费市场繁荣活跃。
5、采取多种措施,加快三产服务业发展。一是持续发展电子商务。支持本土商贸流通企业开展电子商务,发展网上商城,强力整合商贸流通领域优势资源,将安康富硒食品等特色产品推向全国;二是大力提升传统服务业,大力培育现代服务业。大力发展居家养老、文化产业、休闲娱乐、汽车消费等新兴产业;三是大力加快生态旅游产业的培育,推进旅游业转型升级、提质增效,延长旅游上下游产业链、壮大旅游产业总量,着力唱响“秦巴明珠、生态安康”旅游品牌,促进交通、住宿餐饮、商贸等相关产业发展。